中国女篮在主场举行的卫冕之战中遭遇失利,最终以81-90不敌日本女篮。尽管半场结束时以51-49领先2分,但下半场球队状态明显下滑,未能延续优势。作为核心球员的张子宇贡献17分9篮板,但其在内线的统治力未能充分展现,导致球队整体攻防体系运转不畅。
比赛开局阶段,双方势均力敌,首节战成27平。然而日本队19岁新星田中心单节独得21分,暴露出中国女篮防守端存在的问题。第二节日本队通过外线投射建立优势,关键时刻张子宇连得6分稳定军心,杨舒予两罚全中帮助球队带着2分优势进入下半场。
易边再战后,韩旭的三分球一度延续了球队势头,但随后日本队打出9-2的进攻高潮实现反超。黄思雨的违体犯规进一步打乱了比赛节奏,中国女篮进攻端陷入停滞,第三节仅得14分,单节净负10分。虽然王思雨在末节初段完成"2+1"将分差缩小至6分,但整体进攻效率低下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最终遗憾落败。
此役暴露出中国女篮在关键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执行力仍有提升空间。面对老对手日本队的针对性部署,球队未能有效发挥内线优势,外线防守也存在明显漏洞。这场失利为卫冕冠军敲响警钟,需要在后续比赛中及时调整战术体系和心理状态。
中国女篮在与日本队的半决赛中以81-90遗憾落败,这场失利暴露了球队在关键时刻的诸多问题。比赛末节,主教练宫鲁鸣再次启用双塔战术,张子宇上场后立即制造犯规但两罚一中。中国队一度打出5-0的攻势将分差缩小至3分,然而裁判对日本队防守张子宇时的犯规动作未予判罚,日本队借机打出一波得分高潮重新拉开比分。尽管宫鲁鸣请求暂停调整,但球队进攻端仍显混乱,分差被扩大到两位数。最后两分钟韩旭命中三分球已无力回天,中国女篮最终以9分之差无缘决赛。
本场比赛暴露出中国女篮下半场进攻体系完全失灵的问题。双塔战术未能发挥预期效果,2米26的张子宇和韩旭的组合在攻防两端都未能形成有效压制。技术统计显示,韩旭19投7中得到18分7篮板7助攻,但正负值-12为全队最低;杨舒予11投6中贡献19分4助攻;张子宇14投7中拿下17分9篮板。虽然三人得分上双,但整体进攻效率低下,球队战术执行出现明显脱节。
这场失利引发了对球队现状的深刻反思。在拥有身高优势的情况下,中国女篮的临场表现却显得杂乱无章,暴露出战术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短板。关于人员配置的讨论也随之升温,包括核心球员缺阵的影响以及教练团队战术安排的合理性。从长远发展来看,如何优化球队的战术体系、提升关键比赛的心理素质,以及合理进行新老交替,都将是中国女篮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这场比赛的教训表明,仅依靠身体优势而缺乏系统的战术配合和心理建设,难以在国际赛场取得突破性成绩。